〔自由時報記者楊金城/學甲報導〕真正的小麥田景觀在學甲!在學甲也能種植小麥,多數外地人並不知道,在學甲區宅港里和新達里,至少種植四十公頃以上的小麥田。
學甲栽種蜀葵花七年後,才促成今年學甲蜀葵花季的誕生,至今遊客絡繹不絕,打響學甲蜀葵花的知名度,有學甲民眾也建議可將學甲小麥發展為學甲農業特色。
學甲小麥田多數集中在台十九線宅港橋下、台八十四線東西向快速道路學甲交流道下,目前已有不少小麥稈已轉金黃色,部分麥田收割完畢,估算月底可變成一大片麥浪進行收成。
網友相傳 假日常見遊客拍攝
原本只有在地人才知有此小麥田秘境,最近透過口耳傳播和網友PO網,開始打開學甲小麥田的知名度。種植小麥十三公頃的大佃農李三陽說,假日時的下午時段常有外地人來小麥田取景拍攝。
學甲農會總幹事李哲進說,學甲種小麥約在十幾年前開始,都是四、五公頃小面積栽種,供應金門的小麥種子,近兩年才大面積栽種。官田區公所在學甲公所推薦下,上週五也有官田農民前來取經參觀小麥田。
獎勵高又好管 今年增至40頃
李三陽說,種植小麥的轉作獎勵金一分地二千四百元提高到四千五百元,加上休耕限制一期,使得今年種小麥面積大增,農民多數和麵包廠契作,目前契作價一公斤廿八元,一分地約可收成三百公斤小麥,小麥在種植初期要重視灌溉和施肥外,不太需要田間管理,適合旱田耕種。


轉貼來源:Yahoo 新聞


婚禮企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幸福工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